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武鍋能源公司黨員干部職工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勇于擔當、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武鍋人的初心和使命。即日起,公眾號將繼續推出“最美武鍋人——疫情防控先進專輯”系列欄目,向疫情防控戰場上的逆行者們致敬!
最美武鍋人
錢昭艷,是武鍋能源公司人力資源部一名有著十年黨齡的年輕“老黨員”。 2020年2月16日至今,錢昭艷下沉到廣八路社區,已連續奮戰了 30多天。在這個有著4000多戶家庭、7000多人的大社區,作為武鍋能源下沉該社區的唯一女性,她在疫情排查、環境消殺、居民物資供應保障、重癥患者藥品采購、高齡困難等特殊家庭上門慰問、宣傳資料張貼、答疑解惑等各項工作中巾幗不讓須眉。
為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遏制疫情進一步發展,她與志愿者們拿著消毒設備,對轄區樓道、出入口、公共場所進行大范圍噴灑消毒。在“四類人員”的排查過程中,為準確掌握社區管轄范圍內的外來人口信息,她協助社區及時梳理常住居民和臨時租戶人員名單,分類標注提示并逐一進行電話核實。“記著盡量少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口罩,有情況或需要幫助要第一時間與社區聯系”,這是她在電話排查中每次都要叮囑的一句話。
從2月中旬開始,因疫情防控需要,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禁止所有居民外出購物、買藥。當時由于社區工作人員不足,社區物資采購各方面工作還未正式啟動,作為武鍋下沉該社區最年輕的黨員志愿者,錢昭艷就義無反顧的擔負起了居民群團購生活物資的重任。一個多月以來,她總計為社區團購愛心菜和愛心肉幾千份。在團購物資的分發現場、她拿著清單不厭其煩地逐一采購、核對、分發。
作為一名女同志,即使拎著30多斤的物資,為居民送貨上門,她也從未喊過苦喊過累。在公司戰“疫”工作群中,每當發現有其他社區志愿者發出采購物資、尋找藥品信息,她都主動提供相關資源信息與同事同享,贏得大家的點贊。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她還兼顧著公司全體員工工資薪酬統計發放的重要工作,白天在社區當志愿者的時候,活脫脫“女漢子”的形象,扛、拎、搬從不懈怠;晚上加班做工資報表的時候又成為一名溫柔少女,認真、仔細的核算著每一個員工的工資,心思細膩,一絲不茍。
最美武鍋人
孫明凡,是武鍋能源公司一名普通黨員、退役軍人。在接到公司下沉社區的動員令后,她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
疫情前夕,她的老母親腰椎骨折生活不能自理,本打算假期替代哥嫂好好侍奉病床前,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行程。而作為雙職工家庭,她的愛人已經比她先一步下沉社區服務,如果她再下沉社區參與服務,那家中需人照料的母親與今年即將高考的女兒就無人陪伴……哪怕是面對著重重困難,她依然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下沉社區的服務工作中來。
按照“防疫戰疫”工作部署,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根據公司對口幫扶洪山區珞南街的安排,孫明凡同志被安排到金橋社區,參與小區值守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從2月18日開始,小區卡口執勤、人員體溫監測、信息登記、無證人員勸返和物資發放這些瑣碎的工作成為了她的日常。對日復一日這樣重復的工作,她沒有絲毫厭煩情緒反而極其認真。因為她知道這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冷暖疾苦與生命安危。在協助社區進行居民基本情況摸排工作時,她了解到部分老人行動不便、生活困難,就積極向社區申請為老人提供專屬服務。“謝謝你們,你們也要做好安全防護”——社區居民的聲聲叮囑與感謝,時常讓她感動不已;而懂事的女兒也是每天自覺進行線上學習,從不讓爸媽操心。她常說,社區居民的溫暖問候和家人的無私支持,就是能讓她持續戰“疫”的最大動力。
最美武鍋人
蔡昌,是武鍋閥門公司的一名青年黨員、后備干部,常年扎根“生產一線”,練就了他遇事能上、有活快干的辦事風格。 全市社區疫情封閉管控工作一開始,家住漢口的他堅決克服跨區服務的困難,積極參與珞南街下沉志愿服務,同時還主動兼顧起接送同事志愿者上下班的任務。
他所在的廣八路社區是一個大型社區,居民多達4000余戶、7000余人,但只有10位社區工作人員,要保障好大家的安全保衛和生活后勤難度自然不小。 受疫情的影響,社區實行封閉管理,解決好居家隔離居民的一日三餐便成了眼下最重要的難題,也是讓居民安心宅家要做好的最大一件事情。物資需求收集、采購、運卸、分裝、發放這些步驟幾乎是蔡昌和社區志愿者們每天不可缺少的內容。
作為志愿者小分隊的積極分子,每次遇上大批量物資搬運卸貨,蔡昌總是搶先承擔。大包扛小包拎、干完一撥又一撥,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勁,渾身散發著滿滿的正能量。有時候一天團購上萬斤的物資,還要加班加點進行搬卸、分包、清點,再逐一發放。社區書記看他實在辛苦,曾囑咐他注意休息,他卻微笑著回應:“為大家干點活心里踏實,而且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的確,要讓每一戶居民都擁有一份踏實,就必須切實消除他們生活保障上的顧慮。因此,每當得空他就主動了解居民團購物資之外的其他需求,和幾位志愿者伙伴用微信記下采購清單,每天就在超市—藥店—居民家“流水線”上往返跑,哪怕只是采購一袋鹽、兩包面,只要有居民下單,他都愿意親自跑一次。時間長了,超市的貨品分布、價格他都爛熟于心,采購起來效率極高,還贏得了“超市理貨員”的稱號。
“您好!這是為您買的果蔬和藥品,請您核對一下。”這是蔡昌開啟一天服務工作的常用語,話語雖樸實,卻溫潤怡人。
最美武鍋人
“我是硬漢我能行!”2月15日,武漢突降大雪,氣溫驟降,住在成寶社區雍華府小區的陳培燮,安頓好家中患有腰椎盤突出的父親,不顧惡劣天氣,主動請纓奔赴洪山區銀海雅苑社區服務。
銀海雅苑社區人口密集、疫情復雜、病例風險高,在全市開展四類人員三天拉網式大排查的重要階段,陳培燮主動承擔了樓棟上門排查的艱巨任務。即便是遭受居民的排斥和抱怨,他依然頂著風險和壓力逐戶逐人詢問監測,不厭其煩地做好信息登記、電話復核和整理上報工作。閑暇之余,他還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運用專業特長為社區研究制作了測量體溫、居民節能、物資網購等多個小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連忙碌起來,他經常水都顧不上喝,這一份擔當忘我的精神,得到洪山區政府巡檢領導的高度贊揚!
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又輾轉到中央花園小區開展志愿服務,但不管在哪里服務,他出色的表現總能贏得居民們的一片叫好。在他包保服務的高齡老人中,一位黃婆婆引起了他的關注。黃婆婆老兩口兒女都不在身邊,她本人還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飲食和用藥都要格外留意。每天一睜眼,他都第一時間詢問老人是否缺菜少藥了;社區愛心物資到了,他也是第一個送到老人家中;婆婆餐后要穩定血糖,他硬是尋遍周邊各大超市為她送上無糖餅干,讓黃婆婆非常感動,一位熱心居民還專門在社區網格群里贈詩向他表示感謝。像黃婆婆這樣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病癥特殊老人的情況,陳培燮都能如數家珍。有多大力量,就要盡多少心思,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他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