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爆發,武漢封城起,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被打亂,封閉在家的日子,很多事情都無法解決,就連理發這樣的事情,很多人也是束手無策。機關黨支部一些多才多藝的能工巧匠們及時以自身專長,提供額外的服務,解決一眾需求。
愛心理發師
“來來來,需要理發的同志們可以跟葉師傅預約啊……”這是發生在麗島社區志愿者們午休時候的事情。最近,每天中午,只要葉建國有空,就會義務為有需要理發的同志“剃頭”。一把電動推子在葉師傅的手里靈活的穿梭,大概15到20分鐘就可以理好一個,雖然比不上外面專業發型師的手藝,但是對社區里那些只需要簡單剪短理順的老人們來說,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愛心廚師
在理工大東社區,武鍋團隊5名志愿者每周3天,輪流自行在家準備愛心飯,為1名智力障礙人員解決吃飯問題。盡管每日的支援任務已經滿負荷,回到家里自己吃飯都是簡單對付,但是為了做好愛心飯,志愿者們每次都是絞盡腦汁,用家中僅有的并不齊備的糧食變著花樣給這位并不敏感的居民提供午餐。即使每次送出愛心飯后都不怎么能收到回應,但他們仍然覺得很滿足。
愛心網約司機
由于武鍋能源公司這次支援的社區都屬洪山區珞南街道,交通不通,公司的志愿者們只好大顯神通,用私家車、電動車、共享單車、甚至徒步解決每日的交通問題。但是對機關支部來說,為了盡可能的節約大家在路上的時間,多些體力做好支援服務,一些同志就成了義務的網約司機。在722社區下沉支援的趙建勇就是其中之一,為了能讓家住江夏區廟山的邱程歡每日按時到崗,不論下雨下雪,趙建勇每天都是早起晚歸一個半小時,繞個大圈接送如邱程歡這樣,家離得遠又沒有車的同志。
愛心買手
“彭師傅,今天中午又沒有休息啊,真是太不好意思啦,以后你們值班的時候幫我買東西就行啦,別耽誤你午休啊……”
“沒事,我腿長,跑得快……”幾乎每天中午,在成寶社區執勤的彭才明都會利用自己午休時間,為臨時需要買藥買日常用品的居民提供額外服務。
由于成寶社區屬于老舊小區,居住的多是老人,很多家里缺少年輕人,不懂網上團購,上門排查的時候,熱心的彭才明就要他們存下自己的電話號碼,幫他們買急需物品。不管是臨時買個藥,還是買袋鹽,只要是居民有需要,他都一趟一趟都往返采買,由于采買的多了,他跟附近藥店和超市的人都已經混熟了,還能給需要采買的老人提供一些藥品和商品價格等信息,讓老人們買的安心。而彭才明自己的午餐都是饑一頓飽一頓,有時泡面還沒吃完,就接到居民臨時買東西的電話,他甚至還不等吃完吃飽就又起身……
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機關黨支部志愿者們的身上發生,他們從不刻意去宣揚,因為在他們眼里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這些每天都在發生的小事,卻宛如一縷春風,在這病毒肆掠的漫漫嚴冬里,給人溫暖,給人希望。